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村落街道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漫步金紫山下的古村落 寻找官庄老街的没落与新生

    信息发布者:ahaqqsgz_ttioryx4s0k
    2019-09-14 16:15:23   转载

           官庄村位于潜山县的西北边陲,与舒城县接壤,是官庄镇政府所在地。这座创始于汉末、兴盛于明清的古老村落,至今仍保留有许多古时的印记,比如广兴五世同堂老宅、横跨官庄河的凤溪古桥、桥头高大的银杏古树等等。2012年,借力美好乡村建设,官庄古村褪去陈旧、破败的外衣,焕发出新的容光。如今,在青山绿水环绕下,古色古香的村落更显清新秀丽,漫步其中,仿佛穿梭在时空当中,既能体味到古村落的风情,又能欣赏到新农村的美景。

    德馨庄新貌(照片由官庄村提供)


    金紫山下的古村落

           从潜山县城往西北方向,在山间颠簸,车行约两个小时到达官庄镇官庄村。正是6月,初夏时节,山上茶园、桑园茂盛青翠,山下田园风光秀美,村里村外皆被深深浅浅的绿环绕。

    远处,是高大巍峨的金紫山。金紫山海拔1539米,是官庄镇也是潜山县的最高峰。近处,蜿蜒的官庄河穿村而过。依山傍水的官庄古镇,始建于汉末,兴盛于明清。

           当地村民告诉记者,官庄地名始于宋朝。据宋史记载,屯田郎中员外郎掌屯田、营田、职田、学田,官庄之政令。清朝《吴振臣宁古塔纪略传》载:清康熙时,宁古塔将军编流人随旗下,设立官庄。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,当时的“官庄”是行政机构的名称。千百年来,因这里世代读书,为官者甚众,后人便以“官庄”为地名沿袭下来,官庄镇、官庄村名皆缘于此。


    官庄老街的没落与新生

           官庄始建之初,先民以造纸为主业,集合糟坊,依山傍水,群居成镇。宋元后,官庄成为桐、潜、舒、岳(岳西县民国置)四县的物资集散地,乾隆年间即有“官庄一条街”的称呼。

           老街全长300余米,宽3米,路面由青石板铺成,两旁店铺众多,主要经营汉皮纸、书画纸、黄板纸、竹木器、油漆画、豆制品、茶叶、蚕茧等,素有“豆腐之街、书画之乡”之称。

           官庄产桑皮书画纸始于宋元时期,今官庄古时生产的桑皮书画纸远销印度、日本等国家,因产于官庄,又名“官庄书画纸”。桑皮纸以优质野生植物纤维为原料,性能独特,无蛀、无毒,可书、可画。2004年,桑皮纸还走进了紫禁城,破解了故宫修复古迹难题。

           官庄老街上,流传至今的,除了桑皮纸,还有豆腐。如今的官庄老街有了新的名字,叫“豆腐一条街”。官庄由于海拔高,山地土质好,气候湿润,特别适宜黄豆生长;加之山里清泉众多,甘甜清冽,做出的豆腐白如玉、嫩如脂、素而香、鲜而纯。因此,几百年来,这里家家户户便形成了做豆腐、吃豆腐的习惯。

           官庄豆腐坊至今还保留着传统手工做法。选豆、浸泡、上磨、挤浆、烧煮、点卤、压单,每道工序都不紧不慢,精工细做。一锅豆腐,能产出豆腐、豆皮、豆棍、千张、酱干等系列产品。做一锅豆腐可没有浪费的部分,豆渣是养猪的精饲料,就连压豆腐流下来的热水也大有用处,冬天牛爱喝,人们用它来洗澡不会生疮。如今男人多外出打工,留守在家的“豆腐西施”,便成了官庄老街一道亮丽的风景。


    古祠堂记载着余姓的荣光

           毗邻官庄老街的是余氏宗祠。“余姓”在官庄是大姓,从古至今出了20多位名人。余氏宗祠是一处雕梁画栋的古建筑,三进两厢,约400平米,是余氏先祖余文章在清乾隆57年(1792)修建的。

           今年64岁的余春文是余文章第七代孙子,他告诉记者,古祠堂在解放前,每年有一至两次族务活动,解放后被视为国有资产使用,做过学堂、供销社、食品组、公社企业、个体厂(坊)。由于历史原因,曾损毁严重。“2011年,家族开会,凑钱整修祠堂,恢复古迹。”余春文说,到2013年祠堂才基本整修完毕。后来经过申报,如今祠堂已是县、市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         整修如新的余氏宗祠,东厢设有农耕文化屋,用来展示各种农具,还有农家书屋,西厢依然是余氏家族的会议厅,用做家族议事的活动中心。在大厅两侧的墙上,贴有余氏宗祠的简介、余文章传、五世堂后裔历史名人简介及余氏的家规家训。在厅前,还有高悬的“五世同堂”和“七叶衍祥”匾额,匾额虽有些斑驳,但乾隆手书遒劲有力,乾隆二字清晰可见。余氏宗祠里的一切,处处显露出余氏家族昔日的荣光。


    德馨庄里流传的孝义文化

           出了余氏宗祠,映入眼帘的是一棵4人合抱的银杏古树。树下的牌子上显示,此银杏树约植于明弘治年间。古树依然枝繁叶茂,树下设有石桌石凳,早有村民围在树下纳凉聊天。

           过了银杏树便是德馨庄。德馨庄俗名广兴老屋,始建于明正德年间,清乾隆末扩建成明七暗九硬五进的大宅子,占地8400平方米。据史料记载,余文章就出生在这里,出生刚满月,父亲病逝,母亲独身抚孤,余文章成人后,以孝敬孀母为第一要事,母亲老病,他与妻子日夜陪侍,亲制汤药,数年如一日,毫不懈怠。诚孝闻声远近,乡人倍受感化,邻里相助,敬老抚幼,友爱兄弟,和睦相处,蔚然成风。余文章一生忠孝节义仁爱之风,不仅受到当时百姓的景仰,也受到朝廷的肯定,《清史.孝义传》将其孝善行立传载入。

           乾隆五十五年,余文章87岁,有7子,全家130多口人,五世同居,和睦相处。县令见闻奏报朝廷,乾隆乃赏赐“五世同堂”匾额,隔3年又赐“七叶衍祥”匾额。在庄正门门楣上,依然可见“五世同堂”的石刻。

           如今的德馨庄,内里的房屋虽有些破败,但从外面看,依然恢弘大气。白墙黑瓦,雕栏翘角,古色古香。在美好乡村建设中,为传承孝义文化,促进和谐村居和精神文明建设,官庄村的余晓八广泛梳理余文章治家经典,就地改造广兴老屋,让德馨庄重新焕发出时代风采。

           说起古村落,多半会让人联想到闭塞、破败、格格不入,但是漫步在官庄古村里,心头涌起的却是古朴、清新、美妙、热闹。人们在古朴的田园风光中,过着便捷的现代生活。这一切,都源于美好农村建设。

           官庄古村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中,坚持依山就势,不大拆大建,最大限度保持田园风貌和古朴特色,并充分挖掘村内传统文化资源,保留传统的精华,进一步提升硬件和软件,使传统古村落焕发出新的容光,适应新时代的需求,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的。美好乡村建设能让古村落“活”起来,而古村落的传统文化,能让新时代的美好乡村更具内涵和特色。通过美好乡村建设对古村落进行保护,不但能互利共赢,还能创造出新的价值。


    作者:吴品武 查灿华

    来源:安庆新闻网

    编辑:潜山市村网通运营中心

    打赏捐赠
    3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